对考古出土物质资料的分析和释读,现代人“前见”的代入往往无可避免。因此,我们需要更多“考古学的叙事”。 [详细]
2021-01-19 人民日报王安忆所说的童话和神话,当然不局限于字面意思,它们还有超越童话和神话本身的广阔外延。 [详细]
2021-01-18 光明日报《三十六只蜂箱》主要有五大看点,一是真实的力量,二是人物的力量,三是扶贫的力量,四是民俗的魅力,五是诗性的力量。 [详细]
2021-01-15 文艺报《再回1949》中的文字有润物无声的力量,书中没有就人物与事件发出旁白式的感慨,只是讲述和客观呈现。宛如雕刻一幅版画,蒋殊的刀法细腻,她一刀一刀将人物往事立体地镂刻。 [详细]
2021-01-15 文艺报《走出唯一真理观》是2016年12月14日陈嘉映为“总学馆”所作的学术自述。这不是一篇对话或访谈录,却延续了他生动畅达的谈话风格。从初识字时的阅读讲起,到经历“文革”、插队、上北大、学哲学、搞翻译、及至留学美国、出版著述、完成博士论文和学术转向,慢慢悠悠人书俱老,真像是讲了一生的故事。 [详细]
2021-01-15 南方都市报《桃花源密码·海底天宫》里蕴含了非常多的中国文化元素,如“焚书坑儒”、“五德始终”、“徐福东渡”、“海上仙山”等始于中国古代典籍或传说,至今仍影响深远的内容,对于中国历史、神话中很多未解之谜,何殇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详细]
2021-01-06 北京晚报每个作家都会根据自己的审美个性和价值追求,在“生活”和“精神”之间建立起符合自己情感逻辑的“图式”,在此美学秩序的基础之上,进行虚构和想象,建立起自己理想的文学世界,从而在“人间烟火色”的表层基础上建构起作品的“精神世界”。 [详细]
2021-01-06 文艺报短发少女王轩毅在初二结束的那个九月独自一人来到英国求学,这是她自己的决定,她向往独立的自由生活。 [详细]
2021-01-06 文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