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平 | 过年 悦读-关东文脉 曹淑杰 3688598
张继平 | 过年 悦读-关东文脉 曹淑杰 368859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悦读

张继平 | 过年

2023-02-16 13:55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出生在吉林省农安县的张老八屯。全屯分前后街、两个生产队,六百多口人,基本上都是同一个祖宗的张氏家族。

  我的爷爷张显海,在弟兄中排行老五,奶奶被同宗人叫五老太太。爷爷奶奶膝下五子,一辈子都生活在他们身边,没有一个离开过张老八屯。儿孝妻贤,子孙满堂,爷爷奶奶没打过针,没吃过药,无病无灾活到九十来岁,是在没有痛苦中坐着去世的,这在农村是很稀少的。乡亲们都说,爷爷奶奶一辈子宽厚仁德,是心安过世的!

  我的父亲在万字辈中排行老二,父母育有两个孩子——我和妹妹。父母勤劳朴实能干,八十年代初期,把我和妹妹都供上了大学。我大学毕业留在城里工作,后来把父母也接进了城。

  每逢佳节倍思亲。逢年过节祭祖回来,都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农村的过年。农村过年,虽然没有城里的花样多,吃喝玩乐条件好,但是年味特别十足,很是怀念。

  儿时过年,家家都有买年画贴年画的风俗习惯。我家的炕墙上就贴满了年画,春节前几天就要去供销社挑选新的年画换上。年画琳琅满目,挂满了供销社的东墙到西墙。那时的年画有以董存瑞炸碉堡、黄继光堵枪眼为代表的英雄谱系,有以男娃娃双手抱鱼、仙女脚踩莲花手攥鸥的喜庆谱系,还有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等谱系。豪情壮志,催人奋进,在我幼小心灵里培植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与斗志。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成为了我人生不断进取的座右铭。

  对挑选年画的任务,妈妈是一遍又一遍地叮嘱我,胖小子抱大鱼的“吉庆有余”一定要买,贴在墙上,预示年年有余;有寿桃花卉的、麒麟凤凰的、鸳鸯蝴蝶的,一样买一张,看着喜庆,一年都是好运……我满足了妈妈的心愿后,会给自己买几幅喜欢的年画,像《小兵张嘎》《鸡毛信》《刘胡兰》这些有故事的年画。

  等上个十来岁的时候,照着年画的样子,我和屯里的小伙伴,已经能在正月十五那天晚上,把《小兵张嘎》选段搬上生产队的场院了。看着自己村里的小孩子像模像样地表演,犹如英雄般有板有眼的壮举,大人们都鼓起了手掌,小孩子们也跟着叫好。爹妈脸上都放光。那情景,简直把我们十来个小演员乐得找不到北了,感觉比吃了糖球都甜啊!

  农村过年还有一个重要的风俗,就是供奉家谱。大年三十当天,爷爷奶奶在家忙乎着把家谱小心翼翼地拿出来供奉上。家谱挂在靠北墙木柜子上方正中央,家谱两侧是对联,上联是:祖德宗功千秋永,下联是:忠厚传家万代长。

  柜盖上放着两碗扣一起的白米饭,十个蒸得开花的带大枣的大馒头,两摞馒头上边用麻果桃沾点红颜料点出花瓣,馒头要刚出锅带汽儿就摆在供桌上。供桌上摆五个供碗。过年的供碗有两碗供饭,家家在大年三十做“接年饭”,寓意年年有饭吃。碗里装五样菜,菜上边是两大片煮熟的肥肉,寓意来年肥猪满圈。肉上边放着用开水焯过的粉条子,粉条子用红黄绿纸染成色,寓意福寿子孙、传承绵长。供碗菜码要高高的,寓意后辈日子步步高。五条小煎鱼,小鱼用秫秸皮串上,用鱼做供碗不加任何佐料,而是素油煎炸熟了即可。现在都使用半斤左右的鲤鱼,寓意连年有余。饭菜两旁点着两个红蜡烛。供奉家谱,就是祈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繁荣昌盛,幸福平安。

  大年初一,磕头拜年是一个重要环节。大伯大娘、爸爸妈妈、叔叔婶婶,牵着自家的孩子,以家庭为单位,跪在家谱前,边磕头嘴里边叨咕着:“给老祖宗磕头了”。然后转过身,面向端坐在炕上的我爷爷奶奶,大人们说“给爸爸妈妈磕头了”,小孩子们说“给爷爷奶奶磕头了”。弟弟妹妹要给兄嫂拜年。那时候的拜年,小孩子啥也接不着,不像现在还有红包压岁钱。我的爷爷奶奶都叼着长杆大烟袋,坐在炕里边,二老喜笑颜开。

  大年初二,谁家有了新媳妇进门,大娘就带领着妯娌和小孩子们,到没出五服的供奉家谱的人家,依次跪地给列祖列宗磕头。然后把新人介绍给长辈们。耳濡目染,小孩子们逐渐懂得长幼卑尊、维护亲情、屯邻友爱的重要性。

  一屯子张家大户,人口多。拜宗祭祖的队伍是一拨接一拨。团拜一结束,女人们凑到一起,叽叽喳喳,插诨打趣笑声一浪高过一浪,差不多把人家房盖儿掀起来。小孩子屁颠屁颠地乐意跟着,磕完头,太爷太奶、爷爷奶奶一般往小孩子口袋里塞上一捧炒熟的瓜子和几块橘瓣糖。生活条件好点的人家,长辈还给拜年磕头的小孩子们一个冻梨或冻柿子。村东头的四奶奶就偷偷塞给我四块高粱饴胶皮糖和一个“国光”苹果。

  一家大户挨家挨户拜年磕头的风俗习惯,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包产到户。移风易俗,过去的拜年磕头,早已被乡亲邻里的互拜所取代。

  我们农村小孩子盼过年,除了有好吃好喝的以外,还有新衣服穿。小妹就是眼巴巴地期盼着妈妈给做上一件新衣服,等大年三十,妈妈一大早把花衣裳穿在小妹身上,妹妹欢呼雀跃,一蹦多老高,系上妈妈从柜里翻出的半新不旧带小花的围巾,马上就跑邻居李二闺儿家显摆去了。

  我们男孩子似乎对过年穿新衣服的憧憬,往往没有比口袋里揣着多少小鞭炮更刺激强烈。哪个小伙伴要是拥有多个魔术弹、钻天猴、彩碟等花样繁多的鞭炮,谁就是全屯子最牛的了。大年三十,小孩子们扒拉一口年夜饭,给爸妈磕个头,随手捧一捧熟瓜子倒进口袋里,再顺手从盆子里捞一个冻梨叼在嘴上,就噼里扑棱不约而同奔向小伙伴的家。

  我们首先跑向凤武家,他家劳力多家境比较好,鞭炮品种多而全,是我们小孩子大年三十最开眼的地方。而凤文、凤武、凤双这哥仨也真仗义,也许是心领神会众伙伴的心思,也许是满足自己的虚荣排场,总要等着大家都快到齐了,才开始彻底亮相燃放分享,从不独吞光亮满园的时刻。男孩子仰望着天空上绽放奇异瑰丽的光芒,那份激动,仿佛感觉就像是自己坐上了火箭,去摘天上的星星,和玉兔玩耍一般快活,欢呼跳跃,情不自禁。我们一窝蜂地从这家跑到那家。只要是谁家院子里升腾起的烟花爆竹灿烂绚丽,谁家院子里就站满了围观的小小子们。

  听楼下不断炸响的鞭炮声震耳欲聋,看天空怒放的礼花耀眼夺目,喜迎新年的钟声骤然响起。老妈喊儿子快上桌吃饺子的声音喜上心头,我赶忙放下对年画与年俗的沉思与忆想,乐颠颠地陪伴老妈身边,心急火燎地抄起筷子,冀望着第一口饺子就能吃出老妈放好的铜色钢镚儿。不知不觉中,满天、满城、满街、满巷、满屋的过年气氛扑面而来。

  然而,不知为什么,我还是想,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多想再回到童年,回到老家,欢天喜地过一次年味十足的大年啊!


  作者简介:

  张继平,男,汉族。吉林省残联新闻促进会副秘书长、吉林省残疾人文联副秘书长,长春市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60余篇,多篇文章获奖。出版个人专著一部,与人合著一部。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