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祭祀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清明节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详细]
2016-03-24 中国吉林网满族先民勿吉时就会制酒,有文献记载女真人“嚼米为酒”。满族传统的黄酒(米酒),不仅自制自饮,还拿到市场出售。 [详细]
2016-03-22 吉林日报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前后(公历约为3月20—21日期间)。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南半球则是秋分。 [详细]
2016-03-22 中国吉林网过年,门上、墙上、门楣上、水缸上,少不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福”字。民俗专家表示,“福”字是最纯粹的春节符号,意含深远,它传递着喜庆与热烈,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盼。中国的“福”字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青铜器铭文上,即已有不同结构的“福”字。 [详细]
2016-02-24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