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葫芦是农村过去种地的一种工具,是种谷子、糜子、高粱点籽用的。点籽时,农民把点葫芦用绳拴好背在肩上,一边走,一边用一个小木棍敲打着长方木条,葫芦里装的种子经过震动,通过方木条,一点点滑落到笤帚糜子做的出籽口上,种子均匀地散落在垅上,点籽的活就算完成了。 [详细]
2016-08-04 江城日报生活于白山黑水间的满族及其先人,由于天气严寒,人们要住火炕,盖棉被,枕头也要起到御寒的作用,于是产生了用棉布缝制的枕头。长白山区的枕头顶刺绣流传十分广泛,至今遗存尚多,这是因为满族有着独特的婚嫁习俗。 [详细]
2016-07-25 满族文化网今年的7月22日是大暑节气,这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且多有暑雨湿气,养生宜静心。 [详细]
2016-07-22 中国吉林网民谣属于口头文学,是非主流的、民间的、边缘的历史与声音。透过民谣集,我们可以对解放前的东北群众生活有了一个直观认识。这里节选部分民谣,可能您还会有记忆吧! [详细]
2016-07-20 文化抚顺“糠灯”是满族早期就使用的一种照明灯,后金宫廷中和民间普遍使用。糠灯,满语写作“霞绷”、“虾棚”。从史书上看,清朝至少有三位皇帝东巡与“糠灯”有关。 [详细]
2016-07-21 江城日报蒙古族传统婚礼习俗在前郭尔罗斯历史悠久,世代沿袭。其习俗以隆重的婚礼为核心,以贯穿的婚礼歌为主线,兼有迎送宾朋、祭火拜天、悲离欢聚、文体娱乐等丰富的民俗内容,是完整演绎的一部古老而独特的郭尔罗斯史话。 [详细]
2016-07-18 松原群众艺术馆在中国装饰艺术史上,一种纹样的受欢迎程度,往往取决于其原型的形象特征及象征意义,那些形象突出、文化内涵丰富的纹样,往往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鹿纹之所以自古至今都受到人们的青睐,正是具备了这两个要素。 [详细]
2016-07-15 广州日报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生活在白山黑水间的关东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许多迥异于其他地域的民俗。先民们将诸种生产生活中的现象用简洁、形象、通俗的语言提炼出来,使它流传于民间,传于后人。 [详细]
2016-07-14 江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