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吉林丨粗茎鳞毛蕨 草木吉林-关东文脉 曹淑杰 3654478
草木吉林丨粗茎鳞毛蕨 草木吉林-关东文脉 曹淑杰 3654478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草木吉林丨粗茎鳞毛蕨
2022-11-17 来源: 中国吉林网

粗茎鳞毛蕨植株(侧)

粗茎鳞毛蕨植株(侧)  周繇/摄

粗茎鳞毛蕨植株

粗茎鳞毛蕨植株  周繇/摄

粗茎鳞毛蕨幼苗

粗茎鳞毛蕨幼苗  周繇/摄

粗茎鳞毛蕨幼株(初期)

粗茎鳞毛蕨幼株(初期) 周繇/摄

粗茎鳞毛蕨幼株(中期)

粗茎鳞毛蕨幼株(中期) 周繇/摄

粗茎鳞毛蕨幼株(后期)

粗茎鳞毛蕨幼株(后期) 周繇/摄

粗茎鳞毛蕨群落

粗茎鳞毛蕨群落  周繇/摄

  中 名:粗茎鳞毛蕨

  学 名: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

  别 名:贯众  绵马鳞毛蕨

  俗 名:野鸡膀子  鹰膀子  绵马

  形态特征 :多年生土生植物。植株高达1米。根状茎粗大,直立或斜升。叶簇生;叶柄、连同根状茎密生鳞片,鳞片膜质或厚膜质,淡褐色至栗棕色;叶轴上的鳞片明显扭卷,线形至披针形,红棕色;叶柄深麦秆色,显著短于叶片;叶片长圆形至倒披针形,长50~120厘米,宽15~30厘米,基部狭缩,先端短渐尖,二回羽状深裂;羽片通常30对以上,无柄,线状披针形,下部羽片明显缩短,中部稍上羽片最大,长8~15厘米,宽1.5~3厘米,向两端羽片依次缩短,羽状深裂;裂片密接,长圆形,宽2~5毫米,基部与羽轴广合生,先端圆或钝圆,浅钝锯齿缘或近全缘;叶脉羽状,侧脉分叉,偶单一。叶厚草质至纸质,背面淡绿色。孢子囊群圆形,通常着生于叶片背面上部1/3~1/2处,背生于小脉中下部,每裂片1~4对;囊群盖圆肾形或马蹄形,几乎全缘,棕色,膜质,成熟时不完全覆盖孢子囊群。孢子具周壁。

  生 境: 生于混交林、阔叶林的林下、林缘、灌木丛中等肥沃湿润处。常聚生成片生长。

  分 布 :黑龙江省伊春、铁力、阿城、五常、尚志、海林、东宁、宁安、穆棱、虎林、饶河、方正、勃利、桦南、延寿、通河、木兰、汤原、依兰、庆安、绥棱等,吉林省长白山区各市县,辽宁省宽甸、凤城、本溪、桓仁、抚顺、清原、新宾、西丰、辽阳、鞍山、海城、庄河、盖州、岫岩、营口、义县、彰武、凌源、喀左、绥中、建昌等市县,河北、山西。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

  园林用途: 株形优美,叶造型奇特,清新秀雅,可用于林下地面的绿化,也可以做切花的陪衬材料。还可栽培在花盆中,用于窗台、书桌、台架等室内布置和装饰。

  其他经济价值:

  (1)根茎入药,可治疗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吐血、衄血、便血、崩漏、意识减退、神经退化、阿尔茨海默病等。

  (2)全草可做植物性杀虫剂。

  附 注: 全草有毒,人误食后轻者会引起头痛、腹泻、眩晕、腹痛、呼吸困难、黄视式短暂失明;重者会引起谵妄、昏迷、黄疸、肾功能损伤,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中毒后恢复缓慢,可造成永久性失明(本资料引自《中国有毒植物》)

  本文转自吉林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中国东北观赏植物资源图志》。

  作 者:周繇。现任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图像库签约摄影师。先后出版《中国长白山植物资源志》《中国长白山食用植物彩色图志》《东北珍稀濒危植物彩色图志》《中国东北药用植物资源图志》等学术专著。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首届十大最美教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08年“感动吉林十大人物”、“吉林省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本文内容已由作者授权,未经中国吉林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曹淑杰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关东文脉

中国吉林网 文脉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