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花 周繇/摄
白鲜花(侧) 周繇/摄
白鲜花(背) 周繇/摄
白鲜花序(白色) 周繇/摄
白鲜花序(粉色) 周繇/摄
白鲜花序(紫色) 周繇/摄
白鲜花蕾 周繇/摄
白鲜果实 周繇/摄
白鲜果穗 周繇/摄
白鲜幼株 周繇/摄
白鲜植株(花绿色) 周繇/摄
白鲜植株 周繇/摄
白鲜群落 周繇/摄
中 名 白鲜
学 名 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
别 名 白藓 白鲜皮
俗 名 八股牛 野花椒 羊鲜草 八木籽 好汉拔 山牡丹 羊藓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高40~100厘米。根斜生,肉质粗长,淡黄白色。茎直立,幼嫩部分密被长毛及水泡状凸起的油点。叶有小叶9~13片,小叶对生,无柄,位于顶端的一片则具长柄,椭圆至长圆形,长3~12厘米,宽1~5厘米,生于叶轴上部的较大,叶缘有细锯齿,叶脉不甚明显,中脉被毛,成长叶的毛逐渐脱落;叶轴有甚狭窄的冀叶。总状花序长可达30厘米;花梗长1~1.5厘米;苞片狭披针形;萼片长6~8毫米,宽2~3毫米;花瓣白带淡紫红色或粉红带深紫红色脉纹,倒披针形,长2~2.5厘米,宽5~8毫米;雄蕊伸出于花瓣外;萼片及花瓣均密生透明油点。成熟的果(蓇葖)沿腹缝线开裂为5个分果瓣,每分果瓣又深裂为2小瓣,瓣的顶角短尖,内果皮蜡黄色,有光泽,每分果瓣有种子2~3粒;种子阔卵形或近圆球形,长3~4毫米,厚约3毫米,光滑。花期6月,果期8~9月。
生 境 生于草原、山坡、林下、林缘或草甸等处,常聚生成片生长。
分 布 黑龙江黑河、密山、宾县、五常、尚志、宁安、海林、东宁、林口、穆棱、虎林、鸡东、饶河、富锦等地,吉林各地,辽宁凌源、建昌、北镇、沈阳、昌图、开原、新宾、本溪、鞍山、凤城、大连等地,内蒙古额尔古纳、陈巴尔虎旗、牙克石、鄂伦春旗、鄂温克旗、新巴尔虎右旗、扎兰屯、多伦县等地。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新疆、安徽、江苏、江西、四川。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蒙古。
园林用途 株形优美。叶青翠秀雅,革质发亮。花色泽艳丽,娇媚绝伦,风姿绰约,芳香浓郁,精巧别致,特别是在粉色的花瓣上,点缀着漂亮的花纹,更增加了几份颜值和妩媚。盛花时节,花蕾绽放,争奇斗艳,花影攒动,香气袭人,蜂飞蝶舞,柔美如画,整个群落一片粉红,景色非常唯美和壮观。果实造型新颖别致,酷似八角,惟妙惟肖,特别逼真,煞是好看。可用于花坛、花境的绿化,也可做切花。
其他经济价值
(1)根皮入药,可治疗风热疮毒、疥癣、皮肤搔痒、风湿痹痛、黄疸、刀伤、肝炎、淋巴结炎、产后中风、荨麻疹、痔疮、湿疹、黄水疮、漆疮及阴部瘙痒等。
(2)全株可做植物性杀虫剂。
(3)叶、花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可提取芳香油。
附 注 全草有毒,人接触到蒴果在阳光下暴晒,皮肤会出现红色斑点,偶尔会出现黄豆粒大小的水泡。
本文转自吉林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中国东北观赏植物资源图志》(六卷本)。
作 者:周繇。现任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图像库签约摄影师。先后出版《中国长白山植物资源志》《中国长白山食用植物彩色图志》《东北珍稀濒危植物彩色图志》《中国东北药用植物资源图志》等学术专著。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首届十大最美教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08年“感动吉林十大人物”、“吉林省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本文内容已由作者授权,未经中国吉林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扫描微信
关注关东文脉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