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吉林丨越橘:北国红豆 草木吉林-关东文脉 曹淑杰 3710871
草木吉林丨越橘:北国红豆 草木吉林-关东文脉 曹淑杰 3710871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草木吉林丨越橘:北国红豆
2023-04-14 来源: 中国吉林网

越橘花序 (乳白色).jpg

越橘花序 (乳白色)  周繇/摄

越橘花序.jpg

越橘花序  周繇/摄

越橘花序(侧).jpg

越橘花序(侧)  周繇/摄

越橘果实.jpg

越橘果实  周繇/摄

越橘植株(花期).jpg

越橘植株(花期)  周繇/摄

越橘植株(果期).jpg

越橘植株(果期) 周繇/摄

越橘居群.jpg

越橘居群  周繇/摄

越橘群落.jpg

越橘群落  周繇/摄

  中 名 越橘

  学 名 Vaccinium vitis~idaea L.

  别 名 越桔

  俗 名 红豆牙疙瘩  小苹果

  形态特征 常绿矮小灌木,地下部分有细长匍匐的根状茎,地上部分植株高10~30厘米。茎纤细,直立或下部平卧。叶密生,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0.7~2厘米,宽0.4~0.8厘米,顶端圆,有凸尖或微凹缺,基部宽楔形,边缘反卷,有浅波状小钝齿,中脉、侧脉在表面微下陷,在背面稍微突起,网脉在两面不显;叶柄短,长约1毫米。花序短总状,生于去年生枝顶,长1~1.5厘米,稍下垂,有2~8朵花,序轴纤细,有微毛;苞片红色,宽卵形,长约3毫米;小苞片2,卵形,长约1.5毫米;花梗长1毫米,被微毛;萼筒无毛,萼片4,宽三角形,长约1毫米;花冠白色或淡红色,钟状,长约5毫米,4裂,裂至上部三分之一,裂片三角状卵形,直立;雄蕊8,比花冠短,长约3毫米,花丝很短,药室背部无距,药管与药室近等长;花柱稍超出花冠。浆果球形,直径5~10毫米,紫红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 境 生于落叶松林下、白桦林下、高山苔原或水湿台地等处,常成单优势的大面积群落。

  分 布 黑龙江漠河、塔河、呼玛、黑河、伊春、尚志等地,吉林安图、抚松、长白、柳河、和龙、临江、靖宇、敦化、汪清等地,内蒙古额尔古纳、根河、牙克石、鄂伦春旗、鄂温克旗、阿尔山、科尔沁右翼前旗、东乌珠穆沁旗等地。朝鲜、日本,俄罗斯、蒙古、欧洲、北美洲。

  园林用途 株形优美。叶青翠碧绿,经冬不凋,革质发亮,熠熠生辉,花洁白素雅,气味芳香,娇媚绝伦,精巧别致,宛如一只袖珍的风铃,漂亮极了。果实色泽艳丽,光彩夺目,酷似一颗璀璨晶莹的宝石。其红色果实与碧绿叶片交织在一起,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在东北享有“北国红豆”的美誉。植株耐阴暗、抗寒冷,覆盖地面能力强,可用做园林地被植物及窗台、书桌、台架等室内布置,也可制作成盆景。

  其他经济价值

  (1) 果实可生食,还可做果酱、果酒、果汁、果糕、果冻等,也可提取红色色素。

  (2) 叶及果实入药,可治疗尿道感染、膀胱炎、肠炎、痢疾、泄泻、急性风湿热等。

  (3) 叶可代茶。叶含单宁11.24%,还可提制栲胶。

  (4) 种子含油率30%,可供制肥皂、润滑油及油墨等用。

  本文转自吉林教育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中国东北观赏植物资源图志》(六卷本)。

  作 者:周繇。现任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二级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图像库签约摄影师。先后出版《中国长白山植物资源志》《中国长白山食用植物彩色图志》《东北珍稀濒危植物彩色图志》《中国东北药用植物资源图志》等学术专著。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吉林省首届十大最美教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08年“感动吉林十大人物”、“吉林省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本文内容已由作者授权,未经中国吉林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曹淑杰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关东文脉

中国吉林网 文脉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